传统德育模式偏重单向的道德说教,忽视直接为人发展服务的人文价值和平等观念,造成道德教育主体性的缺失,而德育工作需要双主体的共同参与才有利于德育实效性的提高。
有一位教育学专家说过这样有意思的话:在今天中国的课堂里,坐着的是学生,站着的是先生。而在精神层面上,这种局面恰恰打了个颠倒——站着的先生占据着至答之位,而坐着的学生体内却隐藏着一个战战兢就地站着、甚至是跪着的灵魂。因而,德育工作者应更新观念,借鉴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活动性课程模式,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建立 种Lt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努力克服传统德育中习以为常的命令、控制、指挥、警告、威胁、训诫、说教、讽刺、挖苦、挪输、过分的批评与指责,不愿意积极聆听等有伤师生之间和谐关系的错误做法,而代之以心育中倡导的真诚、接纳、倾听、单重、同感等理念、方法与技巧,努力创设 种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与教育氛围。
而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对于教师来说不仅是一种观念的转变或职业道德的要求问题,更要落实到操作层面上;它包括组织动员全体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在教书盲人的过程中整合心理辅导的原理、方法与技巧;通过在与学生的交流、对话、辅导过程中去感受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认知方式,从丽提升自己对教育规律特别是盲人规律的感悟能力及师生人际交往水平;学会如何缩短师生双方的心理距离;也包括对学校整体人文环境建设的精心设计与创造等等。